要判断笔记本性能,要么看CPU要么看显卡,笔记本显卡天梯图之前我们已经分享过了,现在轮到CPU了,笔记本CPU天梯图2025年2月版奉上。
2025年2月9日更新日志:更新天梯图至2025年2月/最新数据,补充完善部分榜单描述。 2025年1月6日更新日志:更新天梯图至2025年1月/最新数据,注意由于截至更新前并未有新U发布,所以榜单整体变化不大,仅有分数波动。 2024年12月3日更新日志:常规更新,更新天梯图至12月/最新数据,完善榜单说明,补充Geekbench 6单核多核性能榜单。 2024年11月5日更新日志:常规更新,更新天梯图至11月/最新数据,由于近期并没有什么新U发布,榜单整体变化不大。 2024年10月9日更新日志:常规更新所有天梯图至10月数据,调整榜单顺序,移除部分重复类型榜单。 2024年9月2日更新日志:常规更新Cinebench R23、PassMark、Geekbench 6.2单核多核笔记本CPU天梯图;新增Blender 及 7-Zip性能测试数据;新增3DMark笔记本CPU天梯图,部分知名品牌/型号Cinebench 2024实机性能表现排名。 2024年8月5日更新日志:常规更新Cinebench R23、PassMark笔记本CPU天梯图,新增Geekbench 6.2单核多核天梯图(Notebookcheck );移除鲁大师天梯图。 2024年7月17日更新日志:常见的快科技,超能网咱们就不再赘述,有需要直接度娘搜。咱们来分享点更专业的,如Cinebench R23以及PassMark性能测试。当然,娱乐大师笔记本CPU天梯图放在最后出场。
2025年2月显卡天梯图 (台式+笔记本)
2025年2月CPU天梯图 (台式+笔记本+部分移动)
Ps:每个榜单末尾会注明原出处链接,大家可直接访问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完整列表,快速查询比较等(可能需要魔法才能打开)。
PPs:本榜单仅含笔记本CPU,如需混合完整榜单(如台式CPU+移动CPU天梯)请访问上方的CPU天梯图。
如看不清,请鼠标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Ctrl+鼠标滚轮缩放(电脑);或者直接保存在本地查看
数据来源:3DMark官方发布的CPU性能排行榜,注意该基准测试分数是所有使用相同硬件用户所提交的测试结果的中位数,跟状况好的实机有差异很正常。
注意:样本量较小的冷门/新CPU以及过时CPU将不被统计;另,左侧为默认多线程性能排序,右侧为手动单线程性能排序。
完整榜单:https://benchmarks.ul.com/compare/best-cpus
数据来源:PassMark官方的笔记本CPU单线程、Prime 、物理测试分数的综合中位数成绩榜单,老牌基准性能测试平台。
注意:由于测试负载偏理论化,与实际专业软件效率存在一定偏差,故仅供参考。
完整榜单:https://www.cpubenchmark.net/top-gaming-cpus.html
数据来源:国外第三方平台CPU-Monkey整理的GeekBench 6 笔记本CPU性能榜,数据主要来自GeekBench官网/评测/网友爆料,部分新U/待发布U跑分或整理自网传消息,仅供参考。(GB6官网更新速度慢,故采用该站数据)
Geekbench 6:相当常见的CPU性能基准测试标准,通过单核和多核测试,模拟实际应用场景(如照片编辑、编译代码、人工智能任务)来测量设备的计算能力,能够用于快速横向对比不同设备(手机/PC/工作站)的通用性能。
适用人群:普通消费者/跨平台开发者/媒体评测机构。
完整榜单:https://www.cpu-monkey.com/en/cpu_benchmark-geekbench_6_single_core
数据来源:由国外知名硬件媒体Notebookcheck整理发布的笔记本CPU排名,这里选择了GB6.3、7-Zip性能作为参考。
7-Zip:用于衡量CPU在LZMA算法中的多线程压缩与解压性能,能够反映日常文件处理、数据打包等真实工作效率。
适用人群:普通办公用户/程序员/服务器管理员。
注意:排序依据为综合性能排序,如需完整版或以其它依据排序请图片末尾原地址;部分空白表示尚未收录,但有其它性能水准证明其在此区间(或为根据其参数规格的合理预估)。
完整榜单:https://www.notebookcheck.net/Mobile-Processors-Benchmark-List.2436.0.html
数据来源:国外第三方平台nanoreview整理发布的Cinebench R23单核多核笔记本CPU性能天梯图,数据主要来自Cinebench官网和网友爆料,更新比较及时,准确性较高。
Cinebench R23: 基于 Cinema 4D 的 3D 渲染引擎,利用实际的工作负载测试单核和多核性能,评估 CPU 的渲染性能及稳定性,直接反映了Blender、Maya等创作软件的多核渲染效率,广泛用于硬件评测和对比。
适用人群:3D动画师/视频剪辑师/建筑可视化从业者
注意:排序依据为多核性能,仅包含笔记本CPU;仅代表特定渲染引擎性能,不覆盖游戏或通用计算场景。
完整榜单:https://nanoreview.net/en/cpu-list/laptop-chips-rating
1、创作类用户优先关注Cinebench多核分数 + 实际软件测试
2、日常办公用户参考7-Zip压缩效率 + Geekbench单核分数
3、跨平台开发者利用Geekbench统一量化异构设备性能
4、自发测试环境准备:
关闭后台程序(尤其影响单核测试)
笔记本需插电并设置性能模式
5、性能解读技巧:
多核分高 ≠ 游戏性能强(多数游戏仍依赖单核)
高Geekbench分但实际卡顿,可能因内存/硬盘瓶颈
避免直接对比不同代次测试工具(如Geekbench 5 vs 6算法不同)
笔记本CPU具体性能还得看厂家的调教,不同品牌/层次的同一型号CPU,在性能表现上都会存在差异。所以除了看笔记本CPU天梯图,大家最好也看看心仪笔记本型号的实测。本“笔记本CPU天梯图2025年2月版”会持续更新,欢迎关注。
本文编辑:@ 江城子
©本文著作权归电手所有,未经电手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