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行业,Valve(V社)当得起“巨无霸”之名。无论是Steam的“铁腕”统治,还是让人眼晕的年度营收,即便是部分在玩家群体中津津乐道的老牌大厂,在名为Steam的“克苏鲁”面前,也只能乖乖唱征服。不过,当谈到公司的实际规模时,V社的形象却颇有些“反差萌”,在人力规模上竟然意外的相当“袖珍”。
Valve的体量相较同行确实不大。作为一家私人公司,Valve通常不会对外披露有关员工人数、收入等细节信息。然而,在2021年Wolfire Games(独立游戏开发商,代表作《光明破坏者》)对Valve提起的反垄断诉讼中,法庭文件却意外暴露了Valve当年员工总数仅有336人。
这个人数放诸国内也算得上中大型公司了,不过在游戏行业,与真正的行业巨头相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举几个例子:
育碧截至2024年9月拥有18,666名员工;
EA到2024年3月底约有13,700人;
动视暴雪在2022年末被微软收购前的年终报告中,员工人数也接近13,000人;
国内的网易(互娱和雷火)总人数同样超过了15000人,腾讯甚至传言有20000人;
甚至Larian Studios(拉瑞安工作室,《博德之门3》)员工数都比Valve多,截至2024年3月,该公司员工总数为470人。
更让人意外的是,在V社的这336名员工中,仅有79人“服务于”Steam。剩下的人中,有181名员工归属于“游戏部门”(代表作《半条命》、《传送门》、《求生之路》以及《CS》等)。此外,还有41人在硬件研发部门(SteamDeck以及未来可能的“主机”等硬件),35人负责行政事务。
单从人数来看,这头巨无霸实在是有些虚有其表。不过,之所以称其为“巨无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背靠“Steam”这颗摇钱树。30%的分成比例,除了招来各大厂的“怨怼”愤而开发自家平台,以及“反垄断诉讼”外,营收同样招大厂眼红。
根据微软的预估,在2021年V社的年收入大概在65亿美元,反观隔壁EA,2024财年收入仅为75亿美元。前者仅需养活336人,而后者则需养活13700人。这要是论人均,已经不能用遥遥领先来形容了。
当然,即便对致力于推行“扁平化”管理的V社而言,人均也是不可能真正人均的。根据外媒的统计,2005年以来,V社行政部门的平均工资通常比其它岗位的平均工资高出 250% 到 550%。在2021年,管理部门仅占Valve员工总数的 10%,但其薪金开支却占其总工资的36%。
至于实际收入方面,就简单总结下吧。2021年,V社人均年薪约132W刀,即便是均薪最低的硬件部门员工干一年,也足够不少朋友实现“财富自由”了(年薪约50W刀),更别说行政岗450W了……
不过,在明年,V社的日子可能就不怎么太平了。掰扯了好几年后,在上个月,Wolfire对Valve的反垄断诉讼被正式认定为集体诉讼。同时,美国参议员马克·华纳也向Valve的“G胖”加布·纽维尔发出警告,称如果Valve不对平台上的极端内容采取措施,可能会面临联邦政府“更严格的审查”。
本文编辑:@ 江城子
©本文著作权归电手所有,未经电手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