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羊头卖狗肉,披着游戏的皮来传播病毒这事儿,在Steam其实并不罕见。闹得最大的还得属当年的小红车……一时间堪称赛博版的地下世界,黄赌毒三宗罪就差个“赌”了。当然,这也和小红车自身早期几乎“形同虚设”上传审核机制有关。最近几天,一款名为游戏实为病毒的恶意软件也成功把超800名热心参与游戏测试的Steam玩家“拍死”在了沙滩上。
“游戏”名为《PirateFi》,在上周刚刚才以Beta测试的身份登录Steam平台。它的入侵手段也是堪称简单粗暴,从"游戏启动"到"用户沦陷"三步搞定。
1. 伪装阶段:游戏界面盗用《Easy Survival RPG》素材,诱导下载;
2. 渗透阶段:程序释放Howard.exe至AppData/Temp目录,劫持浏览器cookie实现"无密码登陆",
3. 收割阶段:窃取Steam/Microsoft账户凭证,通过机器人账户倒卖Steam点数,甚至劫持Roblox虚拟资产。
当然,电脑或者说安全软件也并非全无反应。根据Steam社区俄语玩家反馈,杀软的确检测到"Trojan.Win32.Lazzzy.gen"特征码并进行针对性拦截。
不过正所谓“良言难劝该死的鬼”,“执迷不悟”的还是大有人在,随后的遭遇就很简单了。比较典型的就是微软账户被接管,攻击者不仅修改密码,还屏蔽官方支持邮箱。
事发后,V社紧急向已安装了该“游戏”的玩家发送了安全通知,建议玩家使用杀软全盘查杀,或者直接祭出杀手锏——重装系统。
实际上,尽管Steam自2023年10月起实施开发者双重认证,有效防止了黑客恶意窃取游戏开放商Steam分发恶意软件。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Steam自动化审核系统还是暴露出了不少缺陷。
另外,区别于传统钓鱼攻击,此类"游戏化恶意软件"利用玩家对Steam平台的信任,攻击成功率较其他小平台提升了数倍(比如之前的《Slay the Spire》的扩展版本《Downfall》被黑客入侵)
作为玩家,除了不能满目的信任平台外,还得抱有起码的“警惕”:
1. 下载前必查(必查):比对游戏开发商历史作品,警惕"三无产品"(无官网/无社区/无更新记录)
2. 沙盒试运行(进阶):使用VMware或Sandboxie等虚拟环境测试新游戏
3. 权限最小化(进阶):为游戏程序设置专用Windows账户,禁用管理员权限
4. 应急响应(处置):发现异常立即修改涉及金钱交易的账户密码,尤其在电脑浏览器上登录过的,Steam同样如此。
令人难绷的是,AI的大行其道,导致“黑客”或者说病毒攻击的门槛都降低了不少。安全公司Check Point发现,2024年底出现的攻击模式老套的FunkSec病毒就疑似为AI作品。最后,大家在Steam等平台下载游戏/软件时都应警惕些,更不要无视杀软的警告。
本文编辑:@ 江城子
©本文著作权归电手所有,未经电手许可,不得转载使用。